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代表履职显担当 | 青听民声 共话发展“16日”里的代表履职新图景
2025-05-08

2025年上海市人大全面推行“人大代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日”以来,青浦区人大常委会依托“三进三带”机制,打造“青听·16日”品牌,架好代表与群众沟通桥,不断深化“奋进新征程、展现新担当”人大代表履职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共商发展大计。

每月16日,各街镇人大(工委)精心确定主题,组织人大代表进站接待人民群众,以多元协作和务实行动,广泛汇聚民智,实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人大代表的履职感受。


俞梅代表:我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履职根本,通过面对面联系、心贴心交流,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16日”作为人大代表的特殊日子,我又与选民群众见面了,这次了解到大家迫切希望香花桥街道拆迁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能得到解决,我认真记录、梳理整合、提出建议,选民得到回复后舒心的微笑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作为企业代表,在代表建议方面,我坚持“既要提得准,更要盯得紧”。我提出的《关于应对低门槛的投诉举报对政府和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困扰的建议》主办单位区城运中心答复解决采纳,也让我对问题的解决更有信心。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把建议办理从“纸面答复”转化为“民生答卷”,才能让代表履职真正落地见效。今后我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跟踪问效,让每份建议都成为推动发展的“助推器”、温暖民心的“连心桥”。


代表履职显担当A.jpg


倪虹代表:自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我始终秉持“脚上沾泥才能心中有民”的信念,将履职答卷书写在街头巷尾。通过“青听·16日”机制,我深入社区,倾听“议事会”上居民的心声,走进老旧楼道,记录下他们的“心愿单”,将停车难、人行步道修缮等“家门口的烦恼”转化为带着民生温度的代表建议。我深刻体会到,代表建议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架起政策与民意的“连心桥”,新时代的人大代表,既要当好民生民意“传感器”,更要做好惠民成果“转化器”,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在身边、幸福在眼前”,让每项建议都贴近民心、温暖民生,让“人民代表”四字始终亮晶晶、沉甸甸。


倪虹.jpg


陈金凤代表:作为区人大代表和沙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我始终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青听·16日”活动中,我认真记录村民反映的每一条意见建议并积极进行回应。在这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信念。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人大代表,我将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履职尽责、不负重托,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