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夏芳率教科文卫工委先后赴练塘镇、朱家角镇调研本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情况,实地走访了解土布染织技艺、茭白叶编结、吴歌(青浦田山歌)等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与传承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非遗传承人、村居代表、文体中心代表、各街镇分管领导意见建议。
陶夏芳副主任在调研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民族自尊自信的体现,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生活印记,更延续着地方区域的文化脉络。要加大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的重视,让非遗进一步“活化、量化、时尚化、产业化”,“活化”是基础,要让非遗通过传承人带徒授艺、非遗展演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让老技艺在生活中“活”起来;“量化”是保障,要充分运用数字赋能、科技创新,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制作图册、视频等,对非遗项目数量、传承人梯队、传承成效等进行系统统计,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时尚化”是路径,要推动非遗与现代审美融合,让传统技艺贴近年轻群体;“产业化”是动力,要打造“非遗+文旅”“非遗+文创”产业链,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让非遗能真正从文化符号转化为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