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审议意见
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关于本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3-04-10

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27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才办副主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俞藕英受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委托所作的关于本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相关情况报和区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徐一军所作的关于本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情况的调研报告。区人才办、区人社局、区经委、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国资委、区科委、区文旅局、区商务委负责同志和区人大社会委成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列席审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审议中认为,本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枢纽门户的总体目标,人才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人才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为本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同时指出,在人才队伍总量、拔尖人才数量、引进培育机制、政策实施效果、管理服务能力以及国企、教育、医疗、农业、养老等方面人才培养等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长远规划。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体制优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做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人才工作考核导向作用,形成各成员单位和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人才工作运行体系,增强人才工作整体合力。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枢纽门户的目标定位和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强人才发展形势研判和顶层设计,按照高效管用、务实精准的要求,完善人才专业规划,全面考虑各行业人才发展实际需求,抓紧修订出台新一轮青峰人才政策,不断增强本区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完善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和平台,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人才数据入库、人才领域数据共享,提升全区人才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外部引进和自身培养。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人才争夺意识,通过定向挖掘、市场招聘、校园招聘、委托人才中介机构等多种渠道引进各类优秀人才。要建立规范的引才流程,明确岗位任职要求,建立人才评价团队,科学运用专业评价工具,提高人才引进质量。要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扶强培优,及时出台更加完善的引培激励政策,加强对国企、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农业、养老等领域人才工作力度,通过引培留用等方式加强储备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各行业的人才梯队要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结合本区产业特点,通过规划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示范区等举措,加大对中基层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要打造近悦远来的就业环境和公共服务。要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以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攻关课题等科技项目为依托,以企业研发机构、创业园区、院士工作站等为载体,聚焦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现代金融等重点产业,通过产业聚才、载体聚才、项目聚才,努力打造创新人才的事业发展平台,不断深化产业链和人才链的融合。要加大人才服务力度,从人才个性化需求出发,借助社区和企业服务平台等做实做优人才驿站一站式服务水平,加大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解决力度,为人才提供主动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要聚焦激发人才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打造高水平教育、医疗、养老产业,加大多样化人才公寓供给,满足人才对工作、安居、生活等多方面需求,让更多人才在青浦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

以上审议意见经2023317日区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研究通过,请区人才办和有关部门研究,并在三个月内(2023630日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整改落实情况的书面报告。

 

附件: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关于本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322


附件

 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关于本区实施人才

强国战略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一重要论述在全新的历史起点和更高的战略方位上对人才强国进行谋篇布局,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有力支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和青浦新城建设,助力青浦建设成为上海对外服务的门户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和面向全球的国际城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本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围绕本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实地视察等形式,广泛听取政府部门、街镇、企业、社区、人大代表等各方面各领域意见建议,全面调研了解本区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本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枢纽门户的总体目标,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以青峰人才品牌为引领,以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新兴产业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公共服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等六大人才发展为重点,为本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一)人才队伍实力明显增强。截止2021年年末,青浦区人才总量为19.46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为44.29%非公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4万人,高学历人才占比稳步增加专业技术人才8.45万人,高技能人才1.69万人,占从业人数比重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人才聚集传统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业人才较为集中,网络信息、人工智能、金融等高科技行业人才总数稳步增加。人才队伍质量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我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2名,市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3名,区级领军人才37名,拔尖人才334名,青年英才90名,首席技师83名,名师专家工作室33个。

(二)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对标《青浦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制定《关于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实施细则并围绕上述总体意见出台了《青峰顶尖人才专项激励办法》《高层次产业人才引进激励办法》《农业产业人才引培激励办法》《人才安居工程实施办法》《人才综合服务的实施意见》等5项重点政策,在此基础上又陆续出台了《青浦区公共服务人才引培激励办法》及教育、卫生、文旅、体育等人才引培激励实施细则、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等更具针对性的专项人才政策,大力开展人才引育工作,形成了具备一定吸引力、竞争力的“1+5+X”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截至2022年底,有1421人享受政府购房、租房补贴,兑现资金8160万元。评选表彰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团队566个次,奖励资金约3.6亿元。

(三)人才服务环境持续优化。优化居转户、居住证积分审批手续,大幅缩减人才落户、办证办理时间。丰富政策宣传渠道,依托人社微信、抖音等平台,积极探索线上信息咨询发布和线下培训宣讲相结合的人才政策宣传方式。加大人才公寓归集建设力度,筹措公租房、市场化租赁房性质人才公寓4419,人才住房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积极构建市区两级海外人才工作体系,开创上海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高起点建设长三角(青浦)国际人才港人力资源市场平台,推动长三角(青浦)数字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在搭台赋能中建设人才集聚小高地。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目前全区共有经认定备案的创新创业载体4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12家、区级孵化器17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区级众创空间7家。

(四)人才引育集聚效应初显。进一步加大世界名校留学人员引进力度,自留学生落户新政实施以来,本区办理留学生落户总数达236。实施青浦区名优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领航计划”“拔尖计划等人才项目,2019-2022年本区新增特级校长2名,特级教师5名,正高级教师26名,遴选出名优教师1734人。实施青浦区卫生健康系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培养名医10名、学科带头人34名、医苑新星57名、优秀管理者5名、业务能手610名。继续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联合吴江、嘉善开展机械专业高评委第二年度评审,组建示范区家具家居中级职称联合评审委员会。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本区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枢纽门户的目标定位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浦实践的现实需求相比,还有诸多差距和不足。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本区人才工作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统筹部署,具体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承担主要职能,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能够做好本区人才工作牵头抓总工作,但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未充分发挥,在推进引育人才服务人才具体工作落实上也存在领导力量不足,同时工作任务重,业务人员少,不能满足人才工作发展的需求。各街镇大多存在管产业的不管人才、管人才的不管产业各自为政、各管一摊、合力不强等现象。

二是人才数量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截止2021年年末,区人才总量为19.46万人,占常住人口15.1%,远低于上海市27.1%的平均水平,比本区十三五期末的19.21万人才总量略有增长,但没有达到本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对2021年的预测目标(人才总量22.79万)。重点领域领军人才紧缺,数字科技、高端制造等行业领军人才匮乏,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平台还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社区治理、养老服务等公共事业领域人才配置不足,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尤为紧缺。2021年,青浦区非公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占7.6%,正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3%,高级技师仅为0.1%三高领军人才较为匮乏。与全市人才数据比较,青浦区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比重偏低,分别比全市低百分之38.5%17.6%,人才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不足。本区人才政策和扶持力度在周边地区不具备优势,吸引力不强。企业和人才对青峰人才政策了解掌握得还不够广泛深入,人才政策的宣传和精准推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扶持资金、人才公寓等资源供给不足,对华为、网易、美的等科技企业即将导入大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安居规划明显滞后,对上下游企业落户趋势缺乏预判,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受到影响。本区缺乏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研发机构,人才的稳定发展和储备受到限制,创新领域的产学研合作相对薄弱。现有政策覆盖面不够广,以享受购房、租房补贴数为例,截至2022年,共有1421人享受,仅占本区人才总数的0.73%。现有人才政策对资历、学历、职称要求过高,吸引力不强,出现一些政策放空的情况,同时对中基层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关注不够。公办高水平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在解决人才家属就业、子女托幼就学就医等方面力度不够。消费、文化、娱乐体闲等公共服务配套品质不高,不能满足当代人才的业余生活需求,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理想。

四是人才管理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人才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未能有效建立起全区人才信息数据库,对全区人才分类分级动态管理能力不足,没有运用大数据赋能主动为人才在区内流动和企业招揽合适人才提供有效服务。网络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对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网上办事不够便捷,相关申报手续还不能实现在线完成,从申报到兑现办理时限较长,效率不高。各街镇、园区人才服务人员对人才政策掌握不够熟悉,建立在基层社区、园区的人才驿站服务人才能动性不足,没有发挥出服务人才最后一公里应有的作用。

五是产业集聚度不高影响人才集聚。产业人才是随着产业发展而形成集聚效应,没有产业的集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才集聚。本区重点产业虽有一定规模,但集聚度低于预期。比如本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十三五期末共有758家,与周边的嘉定区(1834家)和松江区(1600家)存在较大差距。十四五期间前两年中,本区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8家,而嘉定区净增619家,松江区净增995家,差距进一步拉大。高新技术企业少成为本区集聚创新人才的短板,人才引进、培养、留用成为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六是专项规划目标制定和落实需要加强。本区十四五规划经区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后,区政府对相关领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专项规划,在专项规划中对各领域的人才发展也有相应的预期目标和工作措施。但个别专项规划对人才发展需求预判不足,发展指标过低。比如本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对常住人口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到2025年预期性发展指标是3.09人,2022年已经达到3.3人;对常住人口每千人注册护士数到2025年预期性发展指标是3.42人,2022年已经达到3.5人,都提前三年超过了十四五预期性发展目标。但是,这两项指标2025年的预期性发展目标都低于2022年全市平均水平。有的专项规划中提出的一些非常好的工作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推进。比如本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职业教育高地,结合示范区产业特点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探索跨省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但是迄今为止,这些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推进。

三、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健全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做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区人才办双领导制,建立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等,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人才工作,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决策层面由党委负责牵头抓总,执行层面由政府负责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人才工作运行体系,增强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强化考核导向作用。各街镇、园区要把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强化工作人员配备和业务培训,把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的权重,将产业人才引进作为相关单位党政领导述职重点内容之一。

(二)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探索建立人才+项目评审机制,积极引进双高人才。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用人主体通过市场手段,积极采取载体引进、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创新人才。坚持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用人主体以科研成果转化、人才项目合作、招商引智引才等方式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建好长三角(青浦)国际人才港”“长三角(青浦)数字人力资源产业园、留创园等人才引聚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服务机构,为引进人才提供专业的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结构、扶强培优,及时出台更加完善的引培激励政策,加强对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农业、养老等领域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

(三)提升人才管理服务能力。建立本区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和人才数据库,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人才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真正实现人才数据入库,人才领域数据共享,人才信息实时动态统计分析,为人才选拔、使用、管理、开发以及人才在区内流动、企业招揽合适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服务。提升本区人才网站,实现人才政策一网通查、人才计划一网申报、人才服务一网通办,提高网站的互动性、及时性、操作便利性。从人才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完善、丰富各项服务内容;从人才享受服务便利度出发,不断优化服务办法。加大人才服务力度,从人才个性化需求出发,借助社区和企业服务平台等做实做优人才驿站一站式服务水平,提升优秀人才铂金卡”“金卡含金量,提高优秀人才在旅游、医疗、生活服务等方面待遇,加大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解决力度,为人才提供主动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

(四)持续优化人才成长空间。进一步修订完善青峰人才政策体系,更好的发挥政策杠杆作用,紧扣本区重点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加大对中基层人才和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农业、养老等行业人才关注力度,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的精准度、饱和度。在重点方向、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的培育与遴选上创新通道、灵活机制,积极探索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等更加开放的选人用人制度。结合本区产业特点加大力度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不断优化本土人才的成长环境和引进人才的发展环境。结合特色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入专业研究机构,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赋能,弥补企业研发人才短缺和研发能力不足。积极搭建人才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继续推进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及与其他区县间的人才开发合作。

(五)加速打造良好社会环境。营造人才发展综合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完善图书馆、书店、艺术馆、咖啡馆等时尚、多元、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娱乐体闲场所,积极引入高水平教育、医疗、养老资源,构筑便利的交通网络,做好青西大规模人才引进准备工作,努力营造宜业宜居的优良环境。进一步拓宽房源、优化保障,对民营资本利用农民自建房等资源改建为人才公寓的相关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多样化人才公寓供给,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安居需求。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各级人才政策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惜才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