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26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发改委主任卫星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上海市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情况汇报》。区发改委、区经委、区财政局、区商务委、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区文旅局、区应急管理局负责同志,区人大财经委委员和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列席审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审议中认为,开展本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是区政府今年的重要任务。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本区“十四五”规划总体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努力克服疫情和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积极成果。同时指出,目前本区经济恢复尚不稳固,瓶颈问题仍客观存在,主要在激发经济发展动能、打造重点产业集群、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公共资源供给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审议中,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聚焦重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等实施情况,特别是中评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形势研判,积极主动应对,花更大力气去落实,以更大勇气去创新,确保规划实施在后半程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一、坚持问题导向,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要切实发挥中期评估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中期评估中暴露的困难和问题,区政府要采取更加有力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改进工作。对于完成难度较大的指标和任务,要深入分析原因,认真研判,提出解决思路,加大实施力度,争取在“十四五”后半期赶上工作进度。要充分运用在开展评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照青浦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枢纽门户的建设目标,适时优化完善有关指标、任务的设定,提升内涵及科学性,为科学编制本区“十五五”规划做好准备。
二、对接重大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紧紧围绕“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的重大部署,聚焦三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推动产业发展集聚,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双线布局”为牵引,串联全青浦、带动示范区、辐射长三角,把有形的示范区城际线作为功能重塑大动脉,高水准做好开发建设;把无形的长三角数字干线作为产业发展大动脉,高质量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创新主体实力,培育若干具有一定市场规模、较强创新能力的集群链主企业,加快打造创新型企业总部集聚区;优化新兴产业布局,结合“东数西算”工程,加大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布局,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扎实推动乡村振兴,高度关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持续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三、保障民生需要,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发展,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积极推进市民食堂建设,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全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优化托育资源布局,提升托育服务内涵品质,完善对失业青年、退役军人、残疾人和大龄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推进养老服务设施优化布局,整体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补齐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一批高品质、地标性文化设施落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文创产业,用好青浦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金字招牌”,推动商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推进文化服务全覆盖。
四、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实现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健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持续推进高效能“一网统管”建设,做实平台汇集、对接、贯通、集成、中转及模块化等功能,健全市民参与机制,构建基层政府与市民扁平化连接机制。持续改善居住及生态环境,推进“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河湖长制,持续实施雨污混接改造及河道整治,深化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的监督管理。夯实基层治理力量,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强化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织牢防控网,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推进智慧应急系统建设,不断增强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平安青浦建设。
以上审议意见和调研报告经10月11日区人大常委会第39次主任会议研究通过,请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并在三个月内(2024年1月31日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整改落实情况的书面报告。
附件:区人大财经委关于青浦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调研报告
附件
关于青浦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
中期评估监督调研报告
区人大财经委
人大常委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是人大法定的一项重要监督职责,也是规划编制实施接续奋斗的关键一环。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以及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于5月份启动了“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调研工作,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监督调研的总体情况
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监督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组织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委室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专项监督调研,确保以高质量调研成果为中期评估工作打下夯实基础,支持区政府写好“十四五”规划实施后半篇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浦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高站位谋划部署,全方位保障监督工作有序推进。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调研工作,成立了“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监督调研领导小组,由常委会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委会分管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委室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具体领导、统筹协调监督调研工作事项。制定了《关于开展青浦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工作方案》,明确监督工作主要内容、时间节点、联系分工等事项。于5月10日召开了本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监督工作启动会,进一步明确“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重要意义、关键任务和责任分工等,为高质量有序推进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标准统筹推进,多角度推进专项监督走深走实。根据《监督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区人大常委会结合青浦区情特点,坚持“聚焦重点、有的放矢”的原则,确定了“法治政府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产业、平台经济发展”“应急管理”“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新城开发建设”“乡村振兴”等6项重点专项调研课题,各专工委先后走访相关委办局、街镇、区属公司等,监督调研“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进展情况,并形成各自专项调研报告。主动加强与对口政府部门的沟通衔接,区人大财经委多次赴区发改委听取了解“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的阶段性推进情况,聚焦重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的落实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分析,为推动规划更好实施提出有效建议。
(三)高效率联动协作,立体式促进监督调研提质增效。坚持以更广的组织参与,有效凝聚监督评估的整体合力。区镇两级人大共同参与、紧密协作,密切工作联系与业务指导,运用街镇人大更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势,合力推进规划监督调研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关注民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优势,在中期评估监督的实地视察、座谈研讨、走访企业等各环节全面扩大代表的参与度,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通过专业代表小组、代表联络站、基层工作联系点等载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有效掌握代表和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
二、“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总体情况
2021年1月22日,青浦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了“十四五”规划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根本牵引,实施新时代‘一城两翼’战略布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两年多来,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完善规划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规划实施、压实工作责任,加强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有机衔接,完善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和考核,有效地推进规划的实施。
(一)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十四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执行良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31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性指标23项、约束性指标8项),从评估情况来看,7项指标提前达到目标、17项指标符合预期,占全部指标数的77.42%,符合或超过中期进度的要求;7项指标不及预期,占全部指标数的22.58%,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属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等6项预期性指标,以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等1项约束性指标,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预计加大力度可力争完成目标,另外5项指标难度较大。评估报告对“十四五”规划提出重点任务进行了分析,各项重点任务中期推进实施情况进展顺利,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许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评价客观全面,真实反映了“十四五”规划的中期推进情况。截止2023年8月底,“十四五”规划体系中各个专项规划的中期评估基本完成。
(二)“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特点
一是重大战略带动效应持续显现。坚持“一城两翼”战略布局,形成了青东联动、新城发力、青西协同的良好发展态势。青东联动发展机制不断完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青浦片区发展持续向好,集聚各类总部型企业84家,投资和税收累计完成量保持领先;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放大,连续5年签下进博会“首单”、颁发首证首照,带动商贸会展功能提升。青浦新城规划设计不断完善,关于中央商务区、城市更新实践区、未来城市样板区、产业创新园区的“1+3”重点区域建设均稳步推进,南门片区、老城厢片区开发已正式启动,环城水系公园三期、外青松公路功能提升等重点项目加速实施。青西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双碳领域首个跨省域的重点功能片区实施性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正式发布,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成立,西岑科创中心加快建设,累计形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已向全国复制推广。
二是实体经济发展趋势持续向好。青浦工业园区制造业主战场地位不断巩固,康桥资本、TCL、华测导航、真兰仪表、苏文电能、福赛特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现代化产业加速发展,“大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集聚、“大商贸”产业持续升级,人工智能、物流信息、数字医疗等新兴领域创新企业快速成长,“三通一达一兔”加快向数字化、信息化、高端化转型。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0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4家。数字干线全面启动,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被纳入长三角及一体化示范区重点工作,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一体化示范区集群落地青浦,优刻得、中国移动5G生态谷、中国电信等关键枢纽节点启动建设,着力打造“一条干线、五大支柱、十个基座、三条拓展带”。
三是社会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社会事业集成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水平位列全市第一,学龄前儿童普惠性托育机构实现街镇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1平方米,公共卫生系统持续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加大就业促进力度,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城乡居保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公共租赁住房9753套、供应租赁住房7548套、供应区属征收安置房4960套。加强城乡统筹协同,加速乡村振兴,持续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排水系统、能源通道和配网建设等基础设施;持续深化和美乡村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累计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强化大气、水域、土壤等领域的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及乡村公园改造及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6平方米,成功创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围首批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通过调研,我区“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总体情况是好的,但由于受到疫情及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恢复尚不稳固,瓶颈问题客观存在,主要包括以下不足和问题:经济平稳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企业投资预期减弱,消费拉动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处于“阵痛期”,传统动能弱化带来的缺口短期内难以有效弥补;重点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还不明显,缺乏引领整个产业链的头部企业;环淀山湖生态资源盘活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不足;发展土地资源紧缺,存在一定的低效用地,要素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失衡;高精尖人才较为匮乏,无法有效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举措不多,青东和青西协同发展不充分,“两旧一村”改造进度较为缓慢;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还不够,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个别“十四五”规划指标存在难以全面完成的可能。对此,区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对继续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十四五”后半期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都市的枢纽门户。
(一)以规划纲要为总揽,多层次推进重点指标任务。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相关成果,加强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以及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的协调衔接,全面深化落实评估报告提出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有序落实,实现以评估促发展抓落实。根据相关评估情况,围绕7项提前达成目标的项指标,应当对标对表更高水平的要求,适当地调整相应目标值;围绕17项符合预期目标的指标,不能掉以轻心,应当加大力度确保指标如期完成;围绕7项不及预期目标的指标,应当分析研判、奋力拼搏,特别是5项存在较大难度的项目,更是要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力争取得最好结果。在下阶段规划工作推进过程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更多代表参与监督规划实施,共同为推进“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建言献策。
(二)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多元化促进经济稳步发展。紧紧围绕“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三大目标,坚持改革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大“大数字、大健康、大商贸”本区三大支柱产业发展。用好华为、网易、上海数据集团、红豆数创园、国家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等平台;瞄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康养、运动健身、时尚美妆、健康食品产业链中的细分领域,加快打造青浦生命科学园;做好“物流+”“会展+”的文章,加快集聚专业机构、贸易平台,不断放大溢出带动效应。加大对传统产业引逼结合、科技赋能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和“高精尖”转型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出效益。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依托链主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促进更多创新资源的集聚。将长三角数字干线作为本区产业发展大动脉,整合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各类园区资源,做好产业耦合、要素整合、转型升级的大文章,加快打造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带。
(三)以民生福祉为重点,高质量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快实施第四轮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和完善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在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发力,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吸引优质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改造。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中心,发展特色民宿、试点居村养老和乡村人才公寓等方面闯出新路,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融合新机制,促进要素向农村流动,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全面融合、共同发展。进一步深化完善“温暖家”治理体系,推进新时代幸福社区专项建设,加快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市域社会治理、乡村治理等工作协同并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加强数字治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赋能“一网统管”“一网通办”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立足区位生态优势,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治理、探索生态优势转化,加快推进环城水系公园三期、青西郊野公园功能提升、蓝色珠链生态走廊等惠民工程,打造公园城市,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